郑板桥修理过知府之后, 一天, 他微服来到一私塾门前, 忽闻私塾内传来读书声:临财母苟得, 临难母苟生. 而且每唸到 母苟(狗)时, 学童门都特别大声. 郑板桥不由得进内一看, 他对先生说道:老师, 请将方才一句再唸一次给我听吧. 老师漫不经心的再唸一次, 郑板桥说道:不对呀, 你将毋字唸成母字了. 那老师见郑板桥毫不起眼, 便强辨道:我教了几十年书, 我说是母苟得, 便是母苟得. 郑板桥心中有气, 见他毫无悔改之意, 便道:你误人子弟, 看来这碗饭不可再吃下去了, 说完便从衣襟拿出印章. 那先生见是 郑板桥印, 吓得忙道:县老爷, 请恕过小人吧, 小人实有眼不识泰山. 郑板桥说道:你要再教下去也可以, 只要能对出下联来. 说完, 便道出上联:
曲礼篇中无母狗;
老师抓破头颅, 一对不出下联来, 当然收拾回乡. 但他回乡后果真发奋读书, 后读至春秋叁传之时, 忽地有了下联, 便再找郑板桥对句:
榖粱传外有公羊.
郑板桥见他有长进, 便再让他教书, 但好事之徒背后都称那老师为 母狗先生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