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强萧伯纳,
骏逸人中龙。
写罢,让夫人李秀文想办法转赠郭沫若,以表示祝贺。东西虽然送走了,但叶挺还在狱中踱步,琢磨这副寿联的用词是否妥当,经过反复斟酌,他觉得有进一步修改的必要,旋即修书一封,请李秀文设法转给郭沫若,信云:
在囚禁中与内子第二次聚会,彻夜长谈,曾说及15日将往视兄五十大庆,戏以香烟罐内圆纸片制一文虎章,上写寿强萧伯纳,骏逸人中龙两句以祝,别后自思,不如改为下二句为佳:
寿比萧伯纳,
功追高尔基。
郭沫若接到信后又高兴又感动,连连称赞叶挺改得好。一位来宾感叹说:将军徒非知战马,操笔文房善画龙。
为什么说叶挺改得好呢?上联原句和改句差不多,以萧伯纳来比郭沫若,自然是非常贴切的。萧伯纳是英国著名的多产作家,在世界上享有盛誉,而且萧伯纳是寿星(1850~1950),他活了整整一百岁。叶挺在此是借以祝郭沫若多产高寿的意思。
原下联就不是很妥当,骏是好马之意,与寿字相对,都是仄声,不很协调,意义也显得比较空泛。以人中龙来喻郭沫若也不妥当。何谓人中龙?人中龙指晋代人宋纤,他常常隐居不出,不肯见任何人,当地太守马岌屡次拜访,都不肯见。马发赞叹道:名可闻而身不可见,德可仰而形不可睹,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。这个典故比较生僻,不够通俗,更重要的是用一个古代的隐士来比喻投身革命洪流的战士,显然是不合适的。改成功追高尔基,就显得恰如其分了。功与寿对,平仄相间,韵律和谐,意义也比较明显,称赞郭沫若在文化革命上所建立的功勋,又对未来寄以厚望,富有时代气息。